简介 受助学生 发放仪式 学生心声 回报社会 返回


简 介
 
  青海师范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青海省成立的第一所师范类院校。目前青海师范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师资力量比较雄厚、教学科研具有一定水平的省属重点高校。经过多次调整与合并,目前设有两个副厅级建制学院,六个正处级建制学院以及17个教学、科研单位。
  近几年,由于我校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努力探索具有师范特色、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办学思路,毕业生就业率名列省属高校前列,再加上我校为师范类院校可以享受专业助学金,并且享有收费低廉的优惠条件,吸引了大批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考生,从而使了我校贫困生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省属高校。2006年下半年,我校对在校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了一次详细调查:我校普通本、专科生8907人,其中贫困生有3919人,占学生总人数的44%,特困生705人,占贫困学生总人数的18%。我校少数民族中贫困生人数为1367人,占贫困生总数的35%,少数民族特困生323人,占贫困生总数的8%。
  为了让家境贫困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学校把关心学生生活困难、为学生排忧解难作为我校勤工助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2001年成立了“勤工助学办公室”,在此基础上2005年成立了青海师范大学贫困生资助管理中心,根据省教育厅要求,资助中心配有专职人员从事此项工作,目前我校从事该工作有专职人员3名,基本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的三到位。主要采取了“奖、贷、助、补、免”等措施,开展贫困生工作,并承诺“决不让任何一个勤奋而又有才华的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把这些贫困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时光之舟驶入新的世纪,为适应青海经济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贯彻实施科教兴青战略,满足社会高层次人才的需要,青海师大遵循“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加大了改革发展步伐。但由于青海地处西北,经济比较落后,贫困生问题已成为学校提升教学层次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困难。
  为缓解贫困大学生的求学压力,争取不让贫困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学校也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设立奖学金,定期定额困难补助,积极争取国家助学贷款和各类社会资助项目,广泛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等。基本上满足了贫困大学生的求学需求,但仍然面临贫困生比例大,人数多的问题。
  仅靠学校目前采取的这些措施还不能有效解决贫困生上学问题。因此学校通过广泛的渠道,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自2003年以来香港应善良福利基金会为我校的贫困生伸出了援助之手,给予了学校和贫困生很大的帮助。以“为善最乐”的宗旨该会已连续四年对青海师大的120名贫困生进行了资助,资助总金额达960000元人民币,成为青海师大主要的社会资助项目。这一大批资助金极大地缓解了受助学生、生活困难所带来的压力,为贫困生解决了后顾之忧,同学们不必再为学费、生活费发愁,全心地投入到学习与生活当中。
  我校对应善良助学金实行专款专用,专人负责,制定了资助金管理办法,明确评选条件、要求、程序及各项管理工作,把助学与扶智相结合作为是我们开展资助活动的宗旨。自设立应善良助学金以来,我们对发放过程严格管理,如确定了院系和学校两级公示制度,对评选出来的资助候选人的综合素质、遵纪守法、助人为乐、参加公益活动等内容严格审定,准确及时地将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的手中。并对贫困学生的思想、学习状况进行跟踪了解,按照应善良福利基金会与我校签订的资助协议要求,每学期按时上报学生的学习生活、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情况,并组织学生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通过跟踪了解调查,对经常学习不认真,成绩连续下降的学生提出警戒,上报应善良福利基金会提出更换受助人选的要求。
  为使这笔资金发挥出最大社会效益,同时使发放资助金的过程成为使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每学期我校举办香港应善良助学金发放仪式。省外事侨务办公室,青海师范大学主管领导都会到会参加。省外事侨务办和学校有关领导在聆听了受助学生代表的发言及青海师大就开展此项工作的情况汇报后,为受助学生发放助学金。 使受助过程成为学生培养品质情操、人格熏陶的过程,组织全体受助学生学习《为善最乐》,学习沈炳麟老先生的先进事迹和一生创业的感人故事。在学习中,同学们感悟着“只有乐于奉献,以善为乐的人,只有将别人的快乐视为自己幸福的人,才能领略到人生最大的充实和愉悦。”的助人境界,深受触动。同学们表示一定要像沈先生那样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富有爱心的高尚的人。
  同时,为应善良福利基金会的真挚关心感动着,为沈炳麟老先生的殷殷期盼振奋着,这批贫困生逐渐改变了以往的自卑心理、环境适应性差的状况,以昂扬的精神、崭新的面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踊跃参与学生干部工作,自信刻苦投入学习,绝大部分成为非常优秀的大学生。有的在社会实践中崭露头角,有的成为学生会和班级优秀干部,有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这也是对沈炳麟老先生无私大爱的一些微微回报吧!他们自尊自立、自强,成为大学生中的佼佼者,也是贫困大学生的骄傲!
Copyright© 2007 青海师范大学